副木的介紹
慈濟醫院職能治療師 許榛芮
副木是什麼?
副木(Splint),又稱護木,為低溫熱塑型材質,放在攝氏60~70度的熱水中加工成型,職能治療師依病人需要製成不同的形狀,並且直接在受傷肢體上塑形,優點為重量輕、穿脫方便,又能擁有良好的支撐和保護效果。
穿戴副木的目的?
1. 保護或支撐關節與軟組織,幫助癒合,並減少發炎的產生。
如:術後使用副木取代厚重的石膏,固定接合的骨頭、肌腱或神經。
2. 提供良好擺位,預防或矯正變形。
如:長期臥床者,使用足踝副木提供良好的踝關節擺位,避免腳板下垂與關節變形、攣縮。
3. 協助或代替受損的肌肉的功能,以執行活動。
如:利用豎腕副木,協助部分脊髓損傷患者抓握湯匙。
常見的副木種類
1. 豎腕副木(Cock-up splint) · 適用對象:腕隧道症候群、腕骨骨折、尺骨或橈骨遠端骨折。 · 目的:使手腕擺位在放鬆的姿勢,避免神經壓迫造成疼痛;或是取代石膏,幫助骨折處復位,保護受傷關節。 |
|
2. 手部休息型/保護型副木(Resting splint) · 適用對象:手部張力過強(如:中風病人),手部骨折、肌腱、神經損傷需保護者。 · 目的:提供良好擺位,使手部維持在安全姿勢,避免關節變形、攣縮;或是取代石膏,幫助接合的骨頭、肌腱、神經復原。 |
|
3. 大拇指固定型副木(Thumb spica splint) · 適用對象:媽媽手、扳機指、大姆指骨骼肌肉損傷者。 · 目的:使大姆指關節維持在放鬆的姿勢,得以休息,減少腫脹發炎及疼痛情形。 |
|
4. 前置型足踝副木(Anterior Ankle-Foot-Orthosis) · 適用對象:中風病人腳板下垂及內翻者、脛前肌肌腱損傷無法翹腳者。 · 目的:減少腳板下垂情形,維持走路時腳板翹起的角度。 |
|
5. 後置型足踝副木(Posterior Ankle-Foot-Orthosis) · 適用對象:踝部或腳掌骨折、長期臥床導致足踝部變形者。 · 目的:保護受傷骨頭,幫助癒合復原;或預防長期臥床者足部變形、攣縮。 |
副木穿戴時間
不同的副木,穿戴的時機與時間長短不同,請依職能治療師的指示穿戴。一般來說,第一次先穿戴30分鐘後,須拿下來檢查,若有任何不適現象如:壓痕、紅、腫、疼痛,可直接與職能治療師聯絡,或將副木帶至職能治療室做修改。
對於長期臥床的病人,副木最久穿戴兩小時,就要拆下來休息兩小時,才可以再繼續穿戴,而若為皮膚較敏感者,穿戴時間宜適量減少。
副木清潔方式
將襯帶拆下後,使用冷水或中性清潔劑清洗,並用毛巾擦乾,切勿使用熱水。若保護良好,副木壽命可達一年,老化時會泛黃或脆化,則不宜繼續穿戴。
注意事項
1. 副木請勿靠近接觸熱源,如:火、熱水、長時間曬太陽、置放機車車廂等。
2. 副木製作完成後2天內,提供免費修改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