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護具資訊 >

運動護具簡介與趨勢

運動護具簡介與趨勢

2016-05-20

運動護具簡介與趨勢

作者:鞋技中心/護具聯盟 陳佳言 經理

 

一、運動護具介紹

    護具用品是指穿戴在人體上且具有保護功能的用品,以產業別可區分為:運動護具、醫療護具、保健護具、工業護具、軍警護具等。本單元主要是介紹運動護具,常見的穿戴及保護部位分為上半身的頭部、頸部、胸部、背部、肩部、肘部與手部,以及下半身的生殖部、髖部、膝部、脛部與踝部。
    就護具產品而言,影響安全性、舒適性、便利性的主要因素為安全檢測、材質與結構設計等,將分述如下:

 

1.運動護具結構設計與材料
    運動護具主要結構為:彈性包覆、緩衝、耐磨、調整。彈性包覆結構須具有包覆人體曲線的功能,須防止活動時滑脫或移位,同時也須避免影響活動能力。因此材料必須要有彈性、透氣與止滑的功能,常見的材料有彈性織物或高彈性發泡。
    緩衝結構設計需具有減緩衝擊力功能,衝擊後須恢復原狀,同時也須避免影響活動能力。因此材料必須要有緩衝、彈性與透氣功能,常見的材料有EVA、PE、PU、橡膠緩衝材,再從結構上設計孔洞、溝槽或切割可提升透氣性。
    調整結構設計需具有方便調整尺寸的功能,同時須考量固定位置避免影響活動能力,常見的材料有黏扣帶,彈性織帶與扣具。高彈性包覆材料可以尺寸區分,則不需要調整結構,如XL的護膝套筒。
    耐磨結構可避免身體磨擦造成的傷害,因此材料必須耐磨耗,不易與護具分離脫落,同時也須避免影響活動能力。常見於輪類運動(溜冰鞋、滑板、直排輪),常見的材料有PE塑膠、尼龍布料。

 

2. 運動護具安全檢測
    市場已針對較激烈的運動,或是較多身體接觸撞擊的運動,訂立護具的安全檢測標準,制定單位如歐盟EN、美國ASTM以及我國CNS,檢測項目以保護位置與衝擊測試為最重要,其次為穿戴的穩定性。另外就輪類運動(溜冰鞋、滑板、直排輪)還須測試耐磨性。有些運動護具雖未正式訂定標準,護具廠商仍可尋找類似運動護具測試標準,或是模擬該項運動衝擊力量自訂測試方法,如此才能確保護具的安全。

 

二、運動護具用品趨勢

    運動護具的發展由早期厚重材料與設計,已朝輕量與舒適化趨勢發展,依保護功能主要分為「衝擊防護用品」與「支撐防護用品」。「衝擊防護用品」主要以抗衝擊、舒適貼身為訴求,材質選用以提升緩衝效果,進而能達到輕、薄、軟為主;結構則是從整片式緩衝墊改為矩陣式設計,具有貼身、透氣的功能。「支撐防護用品」的趨勢是從護套型式發展為模組式貼紮,搭配如耐水洗、低敏膠、遠紅外線與中草藥材等,可促進血液循環進而提升貼紮的機能性。

 

三、專業需求

    運動護具的開發要以安全性為首要條件,再者為舒適性、便利性,然後再提升外型、輕量與附加功能,通常在開發運動護具之前,必須要先釐清運動比賽規則,了解該項運動的護具規定與檢驗標準,以對不同的運動產生不同程度的保護效果。由此認知,在職涯發展規劃上,可朝了解分析運動員需要保護的位置,應用材料特性與功能,學習3D軟體以協助產業快速進行設計與模擬分析,獲得兼具安全性並有助於提升運動表現的產品,此為可以發展的方向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