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喜歡劇烈運動,該停止嗎?
聯合報記者張嘉芳/報導
▇給年輕人的建議
「有運動習慣的民眾,關節退化速度較慢,也較不容易有關節炎。」康富物理治療所院長蔡忠憲說,骨關節從25歲開始退化,體能與關節組織逐漸走下坡,平時完全沒運動的人,關節退化速度更快。
1.路跑頻繁關節磨損快
運動有助關節組織潤滑物質生成,不過,部分年輕人喜歡從事劇烈運動,像是周周馬拉松,或平時沒熱身練習,卻直接跑半馬(21公里)或全馬馬拉松,容易造成關節傷害。
蔡忠憲表示,經常參加極地運動或10幾公里以上的路跑或超級馬拉松,確實可能造成身體磨損,尤其跑後若沒讓身體好好休息復原,長期下來容易軟骨退化、長骨刺、關節疼痛。
2.重量訓練先強化關節
陳建成建議,年輕人從事激烈運動須謹記肌肉群運動三要素,也就是肌力、耐力及柔軟度,不妨透過重量訓練、有氧運動及伸展、拉筋操等,強化關節、增進骨質密度。
「用盡廢退。」陳建成強調,機械性運動可促進軟骨細胞的生成與強化,經常運動對軟骨有幫助,愈年輕開始做愈好,軟骨細胞就像骨頭與肌肉、骨密度一樣,愈運動就會愈強壯。
3.中年以後護具不可少
40歲以後身體新陳代謝變慢,軟骨磨損速度會比生成速度還快。陳建成建議,運動前需衡量自身狀況,並找專業醫師評估、開立處方,有問題先治療,等到症狀改善再來訓練肌力。必要時用護膝或護腰等護具,循序漸進運動。